- 标题:
- 国家旅游局关于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478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
- 357C01-07-2016-32864
- 文号:
- 发布机构:
- 文化部
- 发布日期:
- 2016-12-22
- 分类:
-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 主题词:
对关于加大财政投入,发展入境旅游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改革开放以来,入境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多年保持快速增长。2008年之后,入境旅游市场进入高位运行,增幅趋缓,但客源结构优化。2008至2015年,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增长6.8%,同期入境旅游市场整体增长2.9%。其次,多点支撑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外国人入境市场中年旅华人次100万以上的客源国数量从2008年的5个增加到2015年的8个,这些国家在我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中的地位持续得到巩固。2015年整体入境旅游人数达1.3亿人次,同比增长4.0%;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7.8%。
一、关于加大入境旅游营销预算投入
旅游是密切国家间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为推动入境旅游发展,中央财政通过旅游发展基金,积极支持国家旅游局开展国家旅游形象宣传,在全球18个国家(地区)先后设立了21个驻外旅游办事处,专门负责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支持国家旅游局围绕国家外交总体战略,先后开展了中俄、中韩、中美旅游年等重大旅游交流活动,年均安排宣传促销经费超过2亿元。地方财政部门也围绕区域重点旅游资源,积极做好对入境旅游重点客源地的宣传。
为进一步提升入境旅游的吸引力,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支持国家旅游局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创新宣传促销方式,不断加大对国内旅游景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持续改善国内旅游环境。
二、关于促进入境旅游政策的制定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专门将“大力拓展入境市场”作为一节,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入境旅游的重视。国家旅游局充分认识入境旅游对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减少贫困、平衡地区差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始终将发展入境旅游放在旅游市场工作的突出位置。“十二五”期间,先后编制了《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开发中长期规划》、《境外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办法》、《境外机构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办法》,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宣传推广体系,推出了“美丽中国”旅游形象品牌。各地也结合实际,谋篇布局,加强整体规划。这些打基础、立长远的工作,成为我们做好入境旅游市场工作的有利因素。此外,我们积极加强与主要客源地的旅游合作,签订旅游合作协议,鼓励旅游企业降低成本,推动形成客源共享、市场互动的良好局面。
三、关于发挥地方在国家旅游形象宣传推广作用
充分发挥地方旅游部门、旅游行业组织、旅游企业在旅游业国际交流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国家旅游对外宣传工作,有利于形成合力,为“美丽中国”的国家整体形象提供支撑。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国家旅游局已经推动形成国家、地方和企业分工协作的良好工作局面。在国家旅游局的支持下,地方旅游部门推动成立了十多个旅游推广联盟,打破了以行政条块分割的壁垒,激发了旅游市场增长活力。近年来,我们在着力打造“美丽中国”整体旅游形象的同时,积极推出一批二三线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在中美省州旅游局长合作发展对话会议等活动中,将地方旅游部门作为国际旅游合作的主体,鼓励他们积极做好旅游宣传推广工作。在部分境外展览、推广活动中,国家旅游局出台了优惠政策,减免企业的参展费用,提高了地方和企业参与对外宣传的积极性。
四、关于深挖海外客源市场需求,创新宣传营销手段
针对国际客源市场的需求,我们以中国各区域独特鲜明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旅游推广联盟为依托,面向国际旅游市场推出了“天下黄河、美丽长江、万里长城、千年运河、丝绸之路、江南水乡、天路之旅、香格里拉、北国冰雪、岭南风光、茶叶之路、世界遗产”等十大国际旅游品牌。
如建议中所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普及,我们要调整传统思维方式,准确分析中国旅游客源市场,有效利用新媒体手段,让旅游宣传更加精准到位,激发更多游客到旅游。今后,在充分利用境外展会和公众推广活动资源的同时,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中国海外旅游推广网站功能,加强网络互动营销,积极运用新媒体与社交平台,深入做好新媒体营销。同时,我们将引导各地把新媒体营销向境外延伸,推动各驻外办事处要用好推特、脸谱、优兔(Youtube)等全球知名社交媒体, 集中展示旅游形象,吸引更多境外公众到中国旅游。
五、支持旅游行业人才培养
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我国旅游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近年来,财政部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要求,一直把旅游人才作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支持国家旅游局实施万名旅游英才计划等行业重点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保障旅游扶贫工作重点村村官培训所需资金,支持编写国家级旅游职业教育教材。关于建议提出通过建立行业人才发展基金对导游进行奖励的建议,我们认为这是构建人才激励机制的有益探索,但考虑到导游提供的主要是经营性服务,建议由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研究建立具体的激励机制和方法,政府应重点通过行业领军人才培训培养、旅游专业教材编写、行业重大问题研究等方式支持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国家旅游局
2016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