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国家旅游局关于对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721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
- 357C01-07-2016-32814
- 文号:
- 发布机构:
- 文化部
- 发布日期:
- 2016-12-21
- 分类:
-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 主题词:
对关于加快京津冀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旅游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为构建京津冀旅游共同体,实现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京津冀旅游大格局,并强调以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支持三省市在文化旅游方面加强合作。《“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加快京津冀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推动旅游资源、市场、客源互动共享,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
我局高度重视整个京津冀区域旅游产业发展,鼓励河北主动与京津两地强化旅游合作,积极指导三地旅游部门在原来旅游线路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一是继续指导平谷、蓟县、兴隆、遵化、三河五区县共同打造“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开发了6条京东休闲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动山水休闲、山地度假旅游发展。二是指导房山、保定两区市打造“京西南生态旅游带”,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为载体,在旅游基础设施、线路产品、宣传推介、质量监督、智慧旅游等方面开展共建。三是指导延庆、密云与张家口、承德打造“京北生态旅游圈”,依托2022“冬奥会”的重大契机,激活京津冀以冰雪为主题的冬季旅游,争取做大做强以冰雪运动和文化民俗为核心的京津冀冬季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旅游产业。
一、关于推进三地旅游市场一体化建设及诚信信息联合公示
京津冀三地目前行业管理及诚信系统建设的基础条件不均衡,为进一步推动建立京津冀旅游市场一体化监管机制,三地协商筹备建立京津冀三地行业管理信息联合公示平台,畅通信息传输渠道。自2016年5月起,三地旅游部门每月相互交流旅游行业管理信息。同时,在北京旅游行业管理信用信息系统上,加设京津冀信用信息模块,定期公示天津、河北旅游行业管理信用信息。
二、关于推进三地旅游信息平台建设
为实现京津冀旅游信息互通,三地逐步加强旅游信息交流。一是北京旅游网开设了津冀旅游频道,以天津旅游局官网网站、河北旅游委官方网站等官方信息平台为基础,结合网友攻略与编辑实地外采推出准确、全面的津冀旅游资讯与攻略。二是三地旅游微信公众平台互通有无、互相推广。三是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北京旅游网通过B2B(公益)旅游分发平台,实现京津冀景区、酒店电子票的上下架和订单生成、取消、退款、查询,电子票发码等。
三、关于推进旅游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
近年来,三地积极发挥京津冀旅游资源交易平台作用,组织召开旅游专题招商活动,深入开展京津冀旅游投融资合作。同时,引入更多投融资机构,建立企业名录,支持更多、更专业、更有实效的投融资担保机构投入京津冀旅游业发展。为加快京津冀跨区域投融资平台建设和资本跨区域流动,2015年6月17日,由三地旅游局联合举办的“京津冀旅游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京津冀三地共有200个旅游投融资项目正式亮相,总投资金额约1200亿元,其中:重点包装推介项目20个、重点参展项目60个,现场签约及重点推介项目的投资金额累计近500亿元。
四、关于建立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机制
我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把旅游扶贫作为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聚焦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推动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加强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指导三地共同谋划乡村旅游重点线路、特色品牌和重大活动,实施产品互促、市场共推、品牌共建。
为贯彻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目前我局已正式启动《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计划年内完成并发布实施。今后,我局将结合规划纲要,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合作建设中的作用,深入开展京津冀旅游投融资合作,支持三地打造精品旅游品牌。同时我局将持续跟进并对接三地旅游协同发展进程,积极支持三地旅游协同发展的具体工作事项。
国家旅游局
2016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