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答复
- 标题:
-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756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
- 357A05-07-2024-0028
- 文号:
- 文旅艺函〔2024〕577号
- 发布机构:
- 艺术司
- 发布日期:
- 2024-12-24
- 分类:
-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 主题词:
- 戏曲 推广
蔡浙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广全民戏曲的建议》收悉,经商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现答复如下:
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中华文明,彰显中华文化底蕴和美学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戏曲传播推广,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和各地人民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举措。
一、加强政策扶持,营造戏曲普及良好环境。
文化和旅游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精神,推动出台和实施《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编制《“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督促各地落实相关要求,为戏曲传承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中央财政支持下,2021年起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实施濒临失传剧种免费或低票价演出项目,推动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全国227个无国办团体和只有1个国办团体的剧种开展免费或低票价公益性演出服务,推动濒临失传剧种保护扶持工作,每个剧种每年平均购买100场(传统经典作品的演出场次占比不低于80%),平均每场演出补助5000元。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大量濒临失传剧种在基层开展演出,惠及基层群众,促进了戏曲普及和推广。
二、积极开展戏曲展演和戏曲教育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连续举办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越剧艺术节、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等戏曲节庆展演活动,并在活动期间组织中小学和艺术院校学生现场观摩演出,安排参演剧目和演员前往学校、景区、活动中心等青少年人群较为密集的地点开展交流和推广,进一步扩大戏曲剧种的社会影响力。教育部于2022年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历史、艺术等课程融入戏曲相关内容。其中《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了解戏曲的曲调、动作、唱腔、服饰、化妆、造型等,要求7年级学生能辨别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行当及表现形式,8—9年级学生能背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片段1—2个。鼓励地方和学校根据当地特点和学生需要,开发地方和校本戏曲课程,增强育人效果。教育部还在全国中小学校建设了1484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其中戏曲传承学校216所,包括京剧、昆曲、评剧、越剧、沪剧、黄梅戏、豫剧、秦腔等58个剧种,从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方面开展戏曲的研习、推广和传承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做好戏曲资料留存工作
2016年起,在中央宣传部指导下,我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依托中国数字文化集团等5个基地共录制剧目380部,涵盖全国18个省份的29个京剧演出单位(含院团、院校)。2015至2017年组织开展全国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摸清了全国现存348个剧种的家底,普查结束后编撰了《全国戏曲剧种普查报告》,并从2019年起推动《中国戏曲剧种全集》编撰工作,为350个剧种(含木偶剧、皮影戏2种戏剧形态)各撰写1册书,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留存剧种样态。2019年起,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启动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继续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传承传统艺术,记录艺术家风采,留存经典范本。2023年底至今,文化和旅游部指导相关部门与腾讯公司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数字文化实验室合作开展“中国戏曲文化数字焕新工程”,依托前沿技术修复珍贵的戏曲影像资料。
您提出的推进全民戏曲建设等有关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启发。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其他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开展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全民戏曲普及。依托地方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开展各类戏曲公益活动,尤其是面向党员干部和学生群体,以党员带动群众、个人带动家庭、单位影响社会,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戏曲艺术。发挥专业院团及公共文化队伍作用,依托城市艺术课堂、高校戏曲社团等公益培训载体,开设戏曲唱腔、形体等课程,并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戏曲表演社团及各类戏曲活动。
二是强化戏曲基础教育。配合相关部门并督促地方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将戏曲美育工作纳入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强化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实施传统戏曲进校园计划,支持戏曲团体到学校演出讲座,鼓励戏曲表演类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学校戏曲教育教学,推动戏曲全方位融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环节。
三是重视前沿科技手段运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进优质戏曲资源共建共享,扩大资源覆盖面,提高戏曲普及效率和教育质量。鼓励各院团开发数字化戏曲教育资源,结合“互联网+”发展新形势,将优质戏曲教育资源输送到戏曲资源不足的地区和单位,同时组织相关艺术类院校利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戏曲的普及、推广、传承和研究活动。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4年10月9日
(联系部门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010-59881773)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