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答复
- 标题:
-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6685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
- 357A08-07-2024-0066
- 文号:
- 文旅非遗函〔2024〕289号
- 发布机构:
-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 发布日期:
- 2024-12-24
- 分类:
-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 主题词:
- 历史文化名村 百工坊
张荣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历史文化名村(镇)百工坊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商农业农村部、教育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现答复如下:
包括传统工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您建议中所提工作,我们正在积极开展。
一、关于丰富乡村人文景观业态,提升旅游产业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支持各地依托市场潜力大、带动就业强的非遗资源,累计建设非遗工坊6700余家,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展示展销活动,带动当地群众参与非遗生产实践,助力当地相关产业发展,在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游览、体验的丰富内容。我部印发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工坊、项目保护单位等设施场所要增强互动演示、体验教学等功能,面向游客提供体验、研学等旅游服务”。我部积极打造“乡村四时好风光”品牌,推出149条以非遗为重点的“诗画生活 乡土中国”线路,让游客在旅游中领略传统文化魅力,真正读懂乡村。
二、关于开展研学活动,促进文化传承
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与内容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促进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进入美育课程。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通过面向中小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非遗展览、展演、体验、讲座、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入校园、课堂进行展示教学,组织学生到非遗展示传习场所、非遗工坊参观体验,推动中小学生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引导中小学生自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教育部充分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营)地,涵盖国家博物馆等百余家文博单位,指导其开发设计课程线路,推进非遗与研学旅行融合发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三、关于生产和销售非遗产品
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在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非遗品牌大会等展会活动中设置传统工艺专区,为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搭建展销推介平台;广泛发动各地和电商平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非遗购物节”,以非遗工坊、老字号为重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展示展销、互动体验活动,让人民群众在非遗购物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有效推动非遗相关产品销售,促进社会消费;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游购乡村”系列活动,主打“游”“购”结合,通过乡村旅游线路点位串联起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让游客在乡村体验乡风民俗、传统技艺的同时,通过制作手工艺品、文创产品设计等活动,加深对乡村文化的情感和共鸣,带走一批“乡村好礼好物”。
四、关于培养学徒和设计师
2015年以来,我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深入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通过组织非遗项目持有者、从业者到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提高传承实践能力,促进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23年,150余所参与院校累计支持举办1300余期培训班,培训传承人4.8万余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累计培训人数超过10万人次。一批学员接受培训后,返乡创办企业、合作社、非遗工坊等,在当地招募学徒,带动剩余劳动力参与学习生产,实现就近就业。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妇联等8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双百双千”培育工程,认定273名乡村工匠名师,农业农村部支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累计培育13万名乡村工匠,带动约460万人就业增收,提升了乡村工匠带动群众就业的积极性、创造性。
五、打造传统文化高地
文化和旅游部先后牵头印发《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支持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开展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行动计划,整合创意设计机构、艺术院校、行业协会、互联网平台等社会力量,开展“创意下乡”“我为乡村做设计”“西口村艺会”等实践项目,“一村一策”量身定制文化资源转化开发方案,深挖乡村文化底蕴,找到乡村独特的美。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动非遗工坊建设提质增效,在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提升传承人技能艺能和传承发展能力,持续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促进传统工艺发展振兴,持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开展乡村旅游艺术提升、数字提升、餐饮提升行动计划,指导各地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找准发展乡村旅游定位,以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效益。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4年7月29日
(联系部门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010-59882897)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