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答复
题: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第4912号建议的答复
号:
357A05-07-2024-0027
号:
文旅艺函〔2024〕379号
发布机构:
艺术司
发布日期:
2024-12-24
类: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词:
中国式歌剧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第4912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

文旅艺函〔2024〕379号

字体:[]

许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中国式歌剧国际影响力的建议》收悉,经商中国文联,现答复如下:
  歌剧被称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舞台艺术创作表演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您提出的“中国式歌剧”概念,主要是指由中国人创作演出的、反映中国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展望的歌剧作品。在这个概念范畴内,应主要包含“民族歌剧”和我们学习西方歌剧样式的“歌剧民族化”探索等演剧模式。这两种创作探索既具有共性,比如以音乐、尤其是声乐演唱作为塑造人物性格、展现丰富情感、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手段,又具有明显区别:“歌剧的民族化”建立在西方歌剧艺术成熟经验及相对固定的创演模式上,以此为基础,融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戏曲等艺术风格,创作出既具有一定西方歌剧范式、又尝试加入较为鲜明的中国民族风格的歌剧作品;“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则是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艺术沃土之中,以中国戏曲、民歌小调、民间器乐等为源,强调“以歌舞演故事”,更加突出文本的故事性、音乐的民族性、表演的丰富性,既对西方歌剧艺术的借鉴秉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更坚定不移地站定自身文化立场,有着鲜明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中国民族歌剧”与“歌剧的民族化”作为歌剧艺术在中国本土的两条发展路径,呈现出各自探索、殊途同归的发展态势。
  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一贯高度重视歌剧艺术事业,组织实施开展了一系列工程项目和展演活动,积极引导文艺院团和艺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歌剧艺术作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一是继承优良传统,加强创作引领。2015年,中国歌剧史上第一部民族歌剧《白毛女》在延安首演70周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白毛女》复排巡演、3D舞台艺术片拍摄公映、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为进一步继承发扬中国民族歌剧优良传统,文化和旅游部自2017年开始实施“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邀请业界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专家组建指导委员会,连续7年开展重点扶持剧目扶持工作,全国累计申报作品336部,优选44部作品进入重点扶持作品名录,不断提高艺术创作组织化程度,实现了从主题立意、文本与音乐创作到舞台整体呈现的全流程专家跟踪指导,推动艺术作品整体质量提升,推出了《沂蒙山》《红船》《山海情》等一批优秀作品。
  二是强化人才培养,储备后继力量。高水平的创作、表演人才是推动歌剧艺术持续繁荣发展的基础性力量,自2018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先后举办4期民族歌剧创作人才研修班,组织业界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为参加研修的编剧、导演、作曲、评论等4类青年人才授课,同时依托中国歌剧节等展演活动,组织研修班学员集体观摩演出,旁听“一剧一评”专家研讨。2021年起,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实施了“全国声乐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全国声乐展演举办新时代声乐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不断发现和培养优秀声乐人才,为歌剧艺术事业发展持续输送新生力量。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国文联还通过“文华表演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和“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等全国性文艺评奖活动,选拔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歌剧表演人才。
  三是展示新创佳作,丰富群众生活。为让更多观众欣赏到优秀歌剧艺术作品,促进歌剧艺术的普及和推广,自2011年起,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在福建、湖北、江苏、山东、浙江举办了5届中国歌剧节,共有85部歌剧作品参演,极大丰富了举办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体现了“歌剧艺术的盛会 人民群众的节日”的办节宗旨。此外,我部还专门举办过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并在中国艺术节、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等综合性展演活动中推出优秀歌剧作品。近年来,我们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演出演播并举的方式,加大歌剧作品的网络传播力度。第五届中国歌剧节现场观众约4.2万人,但线上播放总量超过了1.5亿次。
  关于您提出的“结合社会发展和观众审美需求,加强创作引导”的建议,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将继续依托“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和中国歌剧节等平台,鼓励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立足我国传统文化沃土和广大人民的审美习惯,借鉴国内外优秀艺术成果,引导文艺院团和文艺工作者深入人民群众,聆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脉搏,不仅把人民作为歌剧作品的主角,更把人民作为歌剧艺术作品的鉴赏家和评判者,用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歌剧艺术语言展现伟大实践的壮丽画卷,用优秀歌剧艺术作品谱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关于您提出的“遵循艺术规律,构建新型国际合作模式”的建议,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引导歌剧院团及相关单位加强与国外代表性歌剧演出机构、中介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促进歌剧艺术作品和人才的国际交流,支持鼓励用歌剧艺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关于您提出的“运用科技发展成果,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提升歌剧艺术的创作水平和舞台呈现效果,进一步扩大歌剧艺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扩大受众规模,让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歌剧艺术。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4年8月27日

  (联系部门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010-59881743) 


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