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答复
题: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第1957号建议的答复
号:
357A08-07-2024-0052
号:
文旅非遗函〔2024〕206号
发布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发布日期:
2024-12-24
类: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第195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

文旅非遗函〔2024〕206号

字体:[]

韩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农业农村部,现答复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您提出的有关建议我部正在积极开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关于加强领导,建立协调有效的工作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2022年,国务院同意调整非遗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增加至20个中央部门和单位。多个地方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牵头成立了相应层级的联席会议制度。各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部大力推进非遗保护“1+3+N”工作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以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为主导,各级非遗保护中心、非遗馆、非遗保护协会为骨干力量,包括院校、研究机构、传媒、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遗工作格局。
  二、关于加大投入,培育传承主体
  中央财政设立了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截至目前,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国家非遗保护资金113.8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安排20.33亿元用于实施国家级非遗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传承活动予以补助,并对传承活动评估结果为优秀的传承人,增加5000元补助经费,充分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也安排了专门经费支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此外,为加强传承梯队建设,培养后继人才,我部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帮助传承人提升技能艺能,截至2023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共指导开展1300余期培训班,培训学员超过4.5万人次,加上各地延伸培训,共培训学员超过10万人次,有效提高了相关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综合素质。经过多年实施,研培计划对非遗保护传承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进一步凸显,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成为了非遗系统性保护的重要支点。我部还会同教育部积极推动非遗与高等教育相结合,推动非遗学科专业建设,已有21家本科院校设立非遗保护专业。
  三、关于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充分发挥传统工艺类非遗在带动城乡就业、促进增收方面的独特优势,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支持各地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设立非遗工坊,明确将符合条件的非遗工坊纳入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给予就业帮扶车间各项优惠政策,引导非遗相关产品融入现代市场经济,创造有利于非遗产品消费的市场环境。截至2023年8月,各地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设非遗工坊6700余家,其中,2100余家非遗工坊位于脱贫地区,覆盖524个脱贫县和102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非遗工坊已经成为各地党委、政府依托非遗资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我部还通过举办“非遗购物节”,支持各地、各电商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展示展销活动,打通从生产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此外,农业农村部还建立了节气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机制,发起成立保护传承联盟,构建二十四节气工作体系、研究体系、保护体系、传承体系、传播体系和应用体系,研发中小学生“二十四节气”系列研学实践教育课程,推进节气文化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乡村工匠“双百双千”培育工程,在全国认定百名乡村工匠大师、设立百个大师传习所,认定千名乡村工匠名师、设立千个名师工作室,活态传承发展优秀农耕技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关于推动对外交流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非遗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申报工作,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责任和义务。目前,我国共有“昆曲”“中医针灸”“太极拳”“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等43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文化和旅游部在北京设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在成都举办国际非遗节,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首届北京国际非遗周等活动,大力推动非遗国际合作交流,通过非遗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当前,非遗已成为元首外交、重大国事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在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部将积极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合作,不断构建完善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扩大非遗对外传播交流,进一步提高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4年7月8日

  (联系部门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010-59882826) 


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