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答复
题: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1951号建议的答复
号:
357A08-07-2023-0044
号:
文旅非遗函〔2023〕307号
发布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发布日期:
2023-12-04
类: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词:
非遗传承人培育 激励政策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第1951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4日

文旅非遗函〔2023〕307号

字体:[]

樊生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培育和激励政策的建议》收悉,经商教育部,现答复如下: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党中央支持扶持非遗,要着力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代接下来、传下去,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培育和激励的建议,对于进一步完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加强非遗传承后续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关于完善非遗传承人评价机制
  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遗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2019年,我部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3号,以下简称《办法》),从指导思想、工作原则、认定条件和程序、传承活动开展、动态管理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办法》从传承义务、支持措施、表彰奖励、评估工作、取消资格等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价机制。文化和旅游部门采取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必要的经费资助等措施支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活动;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予以表彰和奖励;每年组织开展传承义务履行和传习补助经费使用情况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作为享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格、给予传习补助的主要依据;对违反有关规定或者自愿放弃的,按程序取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并予以公布。
  我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办法》有关规定,积极推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分5批认定了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公布了22000多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大部分市、县也都认定了本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形成了以国家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龙头,地市级、县级传承人为骨干,一般传承人为基础,梯次合理的非遗传承人群队伍。根据《办法》规定,每年组织开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对评估优秀的予以表扬并适当增加传承补助费,对评估不合格的不再安排下一年度的传承补助费。对认定为取消资格的,按照程序取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并予以公布。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贯彻落实《办法》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工作,指导各地建立健全本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管理规定,完善传承人评价机制,激励和规范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将非遗一代代接下来、传下去。
  二、关于出台非遗传承人培育计划和激励政策
  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非遗保护的经费支持力度,中央和多数地方都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中央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传承活动予以补助,充分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也安排了专门经费支持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为加强对生活条件较为困难的代表性传承人的服务,《办法》提出,对无经济收入来源、生活确有困难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文化和旅游部门应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资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我部还每年举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增进同行之间的交流互鉴,提高传承实践能力。
  教育部积极推动非遗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相结合,夯实非遗保护传承基础,培养新时代的非遗传承人和研究性人才。一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依法自主设立非遗保护、陶瓷艺术设计、曲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相关本科专业,在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专门设置民族音乐与舞蹈、民族服饰与装饰等中职专业,民族表演艺术、民族美术等高职专业,戏曲表演、工艺美术等高职本科专业。二是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认定北京体育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舞蹈学等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双万计划”,认定东华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高校的“非遗研培与社会实践”“民间传统手工艺——非遗植物染”等相关课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三是实施建设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支持中国矿业大学“非遗传承背景下新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四川师范大学“设计领域非遗融创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相关项目建设。四是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支持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展“非遗文化新媒体创意实务”“‘VR+非遗’虚拟文化遗产游戏设计课程建设”等相关产学合作项目建设。
  下一步,我部将积极与教育部沟通合作,加大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支持力度,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支持高校依法自主设置非遗相关专业,推进非遗专业和课程建设,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各种交流合作平台,创新传承人培养方式,不断壮大非遗传承人才队伍。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3年8月24日

  (联系部门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010-59882539) 


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