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4720号(文体宣传类387号)提案答复的函
- 索引号:
- 357A13-07-2022-0005
- 文号:
- 文旅国际函〔2022〕156号
- 发布机构:
- 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2-06-29
- 分类:
-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 主题词:
- 东亚文化之都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力度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机制下创建的三国文化领域的重要成果。2012年5月,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关于提升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强调,鼓励和支持三国文化部门举办更多活动,特别是适时启动“东亚文化之都”活动。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关于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联合宣言》强调,“东亚文化之都”品牌深化了三国相互了解,增强了文化情感和幸福度,已成为三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支持建立“东亚文化之都”联盟,推进“东亚文化之都”开展国际性交流。会上三国领导人对此表示赞赏并祝贺当年“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
截至2022年5月,中日韩共评选出27座“东亚文化之都”。每年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期间,三国文化部长共同为下一年度“东亚文化之都”当选城市授牌。这些城市分别是2014年:泉州(中国)、光州(韩国)、横滨(日本);2015年:青岛(中国)、清州(韩国)、新潟(日本);2016年:宁波(中国)、济州(韩国)、奈良(日本);2017年:长沙(中国)、大邱(韩国)、京都(日本);2018年:哈尔滨(中国)、釜山(韩国)、金泽(日本);2019年:西安(中国)、仁川(韩国)、东京丰岛区(日本);2020年:扬州(中国)、顺天(韩国)、北九州(日本);2021年:绍兴(中国)、敦煌(中国)、顺天(韩国)、北九州(日本);2022年:温州(中国)、济南(中国)、庆州(韩国)、大分县(日本)。
十年来,在中日韩三国积极推动下,“东亚文化之都”不断推动以文化为引领的城市有机更新与高质量发展,构建先进的城市文化体系,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得到了中日韩领导人的肯定和赞赏,受到了三国城市的欢迎和认可,更获得三国广大民众的支持和广泛参与。
一、传承创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关于您提出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儒家思想研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的建议,一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发挥“东亚文化之都”“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特色,彰显中国精神”的平台作用,积极支持各创建城市深入挖掘地区优势和资源,展现城市独特的历史风貌和人文魅力,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城。2021年3月,温州启动“东亚文化交流历史人物”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是温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充分挖掘并展示温州与日韩文化交流历史,推进温州“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工作,激发广大市民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全面提升温州城市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2021年10月29日,“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期间,“中日韩同上一堂课”活动以线上直播互动的形式在绍兴鲁迅中学、日本福井芦原中学和韩国京一观光高等中学同步举行,三国学生共同学习鲁迅的《故乡》。该活动加深了绍兴与日本、韩国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深化了东亚各国《故乡》文化的交流。
同时,文化和旅游部不断加强“东亚文化之都”工作的政策引导和理论研究。通过定期召开培训班、创建工作分享交流、“东亚文化之都”市长论坛等活动加强政策宣介和创建工作经验分享;通过开展“东亚文化之都”专题调研,编写“东亚文化之都”与“世界文化之都”有关图书资料等工作为“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加强“东亚文化之都”理论研究,开展“东亚文化之都”专题调研,形成一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学术论文、专题著作;继续推动“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城市的特色文化建设,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以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为契机,弘扬地域特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完善城市文化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文化高地;深度推进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激活、传承、转化和创新,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面向世界的好模式、好典型、好经验传播出去,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二、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品牌建设
多年来,“东亚文化之都”不仅为创建城市搭建了广阔的文化交流平台,也为推动各城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依托“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各当选城市以文化强国建设为导向,以文化强市建设为目标,整合全域资源,用市场化的力量不断创新与丰富“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将“东亚文化之都”建设与城市发展、经济建设战略相结合,综合推动了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市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关于您提出的“拓展东亚经贸往来平台”的建议,“东亚文化之都”项目本身顺应了中日韩三国加强城市交流合作的内在需求和三国民众通过文化交流合作扩大文化产品供给的现实需要,对推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和城市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和城市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十年间,文化和旅游部不断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增进“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身份认同,不断探讨城市间开展更深层次更广领域交流合作的方案路径,构筑城市网络平台。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在扬州举办了东盟与中日韩(10+3)文化城市网络成立仪式,发布了《东盟与中日韩文化城市网络扬州倡议》。2021年,绍兴活动年开幕期间举办了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工作机制成立仪式。2017年和2020年,两次举办“东亚文化之都”与“欧洲文化之都”对话活动。2021年在哈尔滨市举办“城市品牌节庆活动与‘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城市论坛活动,常态化搭建城市交流与对话平台。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支持各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间资源共享、区域联动、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信息互通、平台共用,用“东亚文化之都”整合带动城市建设、城市外交等一系列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持续优化,助力品牌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中日韩三方依托各国“东亚文化之都”专门委员会,制定活动规则,实施城市的推荐和评选、资金支持、政策保障以及有关具体工作,并保持密切沟通和协作。根据三方商定,2013年起,三国评选均选用“一国一城”的评选办法。近年来根据我国城市不断增长的当选需求以及品牌发展需要,为鼓励城市积极申报,正如您所提出的“增加城市数量,扩大创建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建议,2020年起,中方在与日韩协商一致基础之上,确定每年评选2个城市当选。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以2022年“东亚文化之都”工作十周年为契机,编制“东亚文化之都”行动规划,持续建立、优化并用好中国“东亚文化之都”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强专业学术支持,加强城市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机制化开展“东亚文化之都”与“欧洲文化之都”“东盟文化城市”对话交流,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2年6月28日
(联系部门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010-5988197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