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答复
- 标题:
-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6104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
- 357A07-07-2022-0006
- 文号:
- 文旅科教函〔2022〕246号
- 发布机构:
- 科技教育司
- 发布日期:
- 2022-08-04
- 分类:
-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 主题词:
- 艺术考级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艺术考级市场警惕美育教育应试倾向的建议》收悉,经商教育部,现答复如下:
一、 关于做好美育教育的主要举措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学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对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做出顶层设计,对新时代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做出全面部署。
学校美育方面,教育部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着力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等三个文件,建立健全学校美育评价制度,分别从学生、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三个维度,对学校美育的质量进行立体评价,促使地方和学校更加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切实落实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各项任务。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美育工作,近年来,积极通过文化和旅游活动开展美育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着力推出精品力作,做强做优美育内容和载体,积极发挥优秀艺术作品提高审美、启智润心、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二是深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搭建宣传推广平台,加强传播和引导,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并举”,让艺术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三是有效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青少年美育实践,夯实社会美育阵地,会同教育部、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部署开展青少年精神文化素养培养工作。四是积极推动社会艺术教育健康发展,印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促进行业的规范管理。
二、关于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对于艺术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考级也逐步发展繁荣起来,社会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普及艺术教育、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关于艺术考级机构设立。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和《国务院关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0〕21号),设立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以下简称“艺术考级”)机构审批属于中央层面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由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负责实施审批。目前,经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批通过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机构名单及相关信息均可在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开查询。
(二)关于艺术考级监管。根据2017年12月修订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办法》,将艺术考级活动纳入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体系。2018年,发布实施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专业分类要求》推荐性国家标准。近年来,我们通过着力推动优化审批服务、设置标准规范、扩大信息公开等方式持续深化改革,努力做好艺术考级管理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考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考级机构及承办单位数量的增加,艺术考级行业也面临着背离初衷的无序发展、竞争混乱和功利化、追求经济利益倾向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正通过完善法规制度等多种方式加强监管。
(三)与“升学加分”的关系。依据原文化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管理工作的原则意见》(文教科发〔2000〕50号),艺术考级结果不得与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升学考试挂钩,也不得将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结果作为认定特长生的依据。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类艺术考级的等级不得作为学生升学、奖励的依据。按照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和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将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通过更加适合的方式,积极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育公平。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已将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程。根据现行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等文件规定,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音乐、美术等必修课程。国家课程方案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课时数为9522课时,其中艺术课程的课时量应占总课时9%—11%,小学阶段的艺术课时占到了艺术总课时的80%。2022年4月,教育部修订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艺术课程以艺术实践为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构建一体化的内容体系。文件明确优化评价机制,围绕学生艺术学习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等特点,将学生的课程学习与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评价。新修订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艺术课程标准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在艺术考级管理方面,您提出加强联合监管建立联动机制、加强标准研制促进规范管理、强化社会监督等相关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艺术考级领域出现的问题,我们将积极推动艺术考级政策改革调整,淡化考级的功利和追求经济效益倾向,强化对艺术学习情况的全面分析、诊断和指导,为青少年艺术学习者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激励方式,促进其艺术素养和审美素质全面提升。在关键环节和要素上强化立法工作及相关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严格规范的行业管理体系,坚持正确价值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营造积极健康的艺术学习氛围和环境,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国民艺术素质。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2年7月26日
(联系部门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 010-59882068)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