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答复
题: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175号建议的答复
号:
357A08-07-2022-0015
号:
文旅非遗函〔2022〕217号
发布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发布日期:
2022-07-15
类: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词:
陶瓷 传统工艺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17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5日

文旅非遗函〔2022〕217号

字体:[]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现答复如下:
  陶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景德镇陶瓷文化保护传承和产业发展,多措并举推动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
  一、关于加强景德镇陶瓷文化保护传承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2006年以来,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水碓营造技艺(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项被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化和旅游部、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先后认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1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54人。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景德镇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况良好,并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陶瓷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截至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国家非遗保护资金补助上述项目和生态区1072万元,补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2万元传习活动经费。2013年起,文化和旅游部通过非遗记录工程,对景德镇11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数字化记录,用现代化手段全面记录保存了他们的独到技艺和文化记忆。景德镇市也拍摄了《匠心冶陶》等纪录片,为学习手工制瓷技艺留下了较为完整的活态影像记录。
  各级政府部门也不断加强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交流传播。2019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支持保护、传承、利用景德镇优秀陶瓷文化,发挥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协调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2020年,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贯彻〈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的意见》。景德镇市于2022年起施行《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并创作大型赣剧《瓷·心》,礼赞景德镇工匠精神,传播景德镇陶瓷文化。该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剧本扶持工程、江西文化艺术基金重点项目。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1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第四节中国四大名陶(4+N)展及技艺大赛”“第十一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等活动中,积极推动景德镇等陶瓷产区开展文化交流互动。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和相关部门将继续支持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推动景德镇地区制瓷工艺及其文化内涵的阐释、传播和交流。
  二、关于推动景德镇陶瓷传统工艺当代转化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支持景德镇陶瓷相关传统工艺振兴。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要“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被列入国家、江西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支持下,景德镇市建设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2个,省级非遗研究基地4个、传承基地3个、传播基地3个。江西省以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为平台,加强企业、学校、研究所的合作,建设了景德镇陶瓷集团、陶瓷总部基地、名坊园、特种工业陶瓷技术研究院等一批产业平台,并联合淘宝、天猫、保利文创等电商平台助力开展品牌推广和产品宣传,有力推动了景德镇传统工艺企业发展、技艺传承和品牌传播。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会同江西省,在现有政策体系下,支持景德镇陶瓷相关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关于支持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
  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支持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发展。2017年,文化和旅游部将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列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园区名单,2020年正式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支持以创建促发展,以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基础,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培育产业人才。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孵化创业实体2650余家,园区入驻文化企业和机构营收从2017年的5.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6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产业集群为抓手,指导景德镇以“国家新型工业化陶瓷制品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顺应陶瓷产业发展规律,传承陶瓷历史文化,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现代陶瓷艺术社区,推动工业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功能的城市型经济转型,推动现代展贸、文化艺术体验与交流、技术展示发布、旅游观光、电子商务等多业态整合发展,提高产业链协同创新效率。为进一步规范产业集群管理,发挥产业集群的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形成企业循环式生产、行业循环式链接、产业循环式组合的大循环体系;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污染集中治理;立足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需求,研究制定规范陶瓷行业绿色发展的有关标准,提高企业竞争力。
  江西省积极支持陶瓷技术研究,先后引进了透光陶瓷新材料光伏板、MR数字陶瓷产业园、发泡陶瓷等一批高科技陶瓷项目;指导景德镇市以景德镇陶瓷集团为试点,建立陶瓷产业大数据中心,打造陶瓷区块链;引进陶瓷行业高端人才,构建全要素、多业态、高质量的“陶瓷经济”生态链。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文化产业技术创新需求,引导和支持数字技术在陶瓷文化领域应用,发挥技术对内容创作、产品开发、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现有集群转型升级,促进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高度集聚和顺畅流通,构建资源高效利用、产业分工协作、企业共生发展的生态体系。同时,将引导企业调整优化产品结构,着力开发绿色环保陶瓷产品,鼓励开发并使用清洁能源,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景德镇陶瓷行业高质量发展。
  四、关于发挥高校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支持景德镇陶瓷大学参与“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面向传统制瓷技艺相关非遗传承人举办研修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文化自觉和传承创新能力。同时,针对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传承发展需求,文化和旅游部通过研培计划,组织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同济大学等高校举办景德镇专题培训和研讨活动,促进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的发展创新。
  江西省着力加强学科科研平台建设。2021年,江西省启动“十四五”期间“双一流”高校建设,将景德镇陶瓷大学陶瓷设计与美术学科列为高峰优势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列为潜力发展学科,将陶瓷艺术设计、材料化学等10个专业列为省一流本科专业,支持学校组建了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陶瓷新材料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先进陶瓷材料重点实验室、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平台,并将“陶瓷技术创新中心”列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项目。
  下一步,江西省将继续支持景德镇陶瓷大学建设特色一流大学,推动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发挥更多作用。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2年7月14日

  (联系部门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010-59882896) 


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