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议提案答复
题: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410号建议的答复
号:
357A08-07-2021-0009
号:
发布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发布日期:
2021-08-16
类:
建议提案答复 ;  其他
词:
建议答复 非遗工坊

文化和旅游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3410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6日

字体:[]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遗工坊建设的建议》收悉,我部会同国家乡村振兴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会同原国务院扶贫办支持各地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其中,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改称“非遗就业工坊”,以下简称“非遗工坊”)是非遗扶贫的重要抓手,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各地结合本地区发展情况,设立非遗工坊,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您建议中所提工作,我们正在积极开展。

  一、关于加大非遗工坊建设的资金投入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非遗工坊建设的政策和资金保障。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原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确定了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支持他们以市场潜力大、带动就业强的传统工艺项目为依托建设非遗工坊,试点开展非遗扶贫工作。2019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原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非遗工坊建设范围,全面推进非遗扶贫工作。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拨付9000余万元,支持中西部有国家级贫困县的省(区、市)开展非遗项目保护、工坊建设、技能培训、展示展销、宣传推广等工作,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居家就业、就近就业,有效增加收入。各地扶贫办(乡村振兴局)将符合条件的非遗工坊纳入扶贫车间等各项扶贫政策支持范围,给予场地租金、水电费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并依据工坊带动的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数实际情况给予建设补助。

  二、关于拓展辐射区域,扩大受益群体

  文化和旅游部将带动就业增收作为非遗工坊建设的主要目标,会同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残联、全国妇联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有关工作。《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中提出,支持设立一批非遗工坊,带动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非遗工坊参与就业人员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比达到30%。2020年,中国残联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引导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支持各地面向残疾人开展非遗知识和技能培训,带动一批因残致贫的人群稳定就业。各地选取了当地面广量大、适于带动就业、有市场潜力的非遗项目,全面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带动当地贫困劳动力、农村妇女、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实现就业增收,取得良好效果。截至2020年底,各地在国家级贫困县共设立非遗工坊近1000家。同时,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在山东、福建等东部地区依托当地带动就业强、市场潜力大的非遗项目建设非遗工坊,这些非遗工坊在帮助当地群众就业增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关于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延伸至旅游景区

  文化和旅游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推进非遗工坊建设,支持采用政府投资、对口援建、合作共建等方式,利用非遗保护设施、传统工艺传习所、文化设施、闲置场所及企业厂房等改建或扩建一批非遗工坊。目前,河北、山东、湖南、四川等7个省份已有非遗工坊建设在旅游景区。同时,文化和旅游部积极推进“非遗进景区”相关工作,支持多地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非遗体验游活动,在景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等地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比如,2020年和2021年,支持各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开展“非遗购物节”线下活动,在景区展销非遗工坊相关产品,将非遗购物与旅游有机结合,让人民群众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体验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享受当地的特色非遗产品。

  四、关于优化非遗工坊建设管理机制

  在推进非遗工坊建设过程中,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各地结合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等工作,积极引入高校、企业、行业组织等相关资源,帮助非遗工坊发展提升传统工艺水平,形成更好满足社会需求、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支持各地组织设计师、专家、相关高校教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到非遗工坊所在地开展讲习、交流、研讨等各类活动,帮助非遗工坊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再设计和改造提升,解决工艺难题,改善产品设计,提升整体品质,对接市场需求。非遗工坊是扶贫车间的重要形式,主要目的是带动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传统工艺工作站是地方政府会同相关企业、高校、社会组织或有关单位建立的开放性平台,主要目的是带动一个项目或一个区域传统工艺振兴;非遗传习所的主要目的是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三者虽然定位不同,但都促进了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动非遗工坊建设,支持各地探索依托更多非遗项目,持续扩大非遗工坊覆盖地区和覆盖人群;探索依托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非遗,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非遗工坊的培训、设计、体验等功能;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在景区引入非遗工坊项目,在有条件的景区建设集展示、展销、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工坊,帮助工坊产品对接旅游商品市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1年8月16日

  (联系部门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010-59882896)


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