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5972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
- 357A08-13-2018-33273
- 文号:
- 文旅非遗函〔2018〕946号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
- 2018-10-12
- 分类:
-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 主题词:
张淑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振兴文房四宝产业的建议收悉,该建议由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理,现答复如下:
文房四宝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技艺精湛。发展和繁荣文房四宝,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您提出的振兴文房四宝产业的相关建议,我们表示赞同,有的建议已在实施中,有的将在下一步工作中予以落实。
一、关于加强政府主导,推动文房四宝传承和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高度重视文房四宝的发展,采取了多项支持措施。
一是积极开展文房四宝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的认定与保护。目前,湖笔制作技艺、徽墨制作技艺、宣纸制作技艺、易水砚制作技艺等44项与文房四宝相关的项目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化和旅游部先后认定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2人。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国家非遗保护专项资金,补助上述项目保护经费3884万元,用于支持开展资料整理、保护研究、传承教学、展示传播等各项活动,并拨付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2万元,用以支持开展传习活动。
二是推动文房四宝的传承、发展与振兴。为推动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发展振兴,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公布2批100家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安徽中国宣纸集团、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湖州市善琏湖笔厂、肇庆市端州区华兴端砚厂等10家涉及文房四宝的单位入选。2017年3月,国务院同意并转发了原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订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对传统工艺振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2018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文房制作”为单独门类,易水砚制作技艺等25个项目入选。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要求各地文化行政部门以入选项目为抓手,制订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具体振兴措施。
三是开展非遗的区域性整体保护。2007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在非遗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较为完整的区域,设立了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称生态区),其中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位于安徽黄山和江西婺源,涉及了宣纸制作技艺、歙砚制作技艺等多项文房四宝类项目。文化和旅游部在2015至2018年间先后拨付生态区建设经费3252万元。这些生态区以“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为建设目标,并与当地传统村落保护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区域内非遗项目的整体活力和发展水平。同时,我们也支持各地在省级层面因地制宜探索设立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并指导各地确立整体性保护的政策框架,把保护社区文化纳入整体性保护的工作范畴,推动非遗在社区文化生活中延续和发展。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继续加大对文房四宝相关非遗项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其做好保护、传承、发展、振兴的各项工作。
二、关于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扶持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民族特色消费品,传承发展一批传统工艺美术、文房四宝等产品。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促进文房四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加强原材料的保护与开发、推动技艺传承创新、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培育壮大消费市场的重点任务。
文化和旅游部将文房四宝等工艺美术纳入《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11个重点发展产业门类,提出要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的工艺美术品牌,建设一批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或基地。同时,文化和旅游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不断完善相关企业扶持措施,包括培育壮大骨干文创企业;帮助和引导小微文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共享发展机会;扶持文化产业众创空间和双创服务平台;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工艺美术项目等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在税收方面,根据财政部相关规定,文化企业中的小微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如小微企业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的,暂免征收增值税;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以下的,可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等。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将继续做好现有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推动文房四宝等工艺美术行业整体发展。
三、关于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市场
我们认同您所提出的文房四宝要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加强国际交流和拓展的建议,并已在传统工艺振兴工作中逐步推动。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要“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并将“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纳入主要任务。我们强调,传统工艺振兴要着眼于进入现代生活、提升大众生活品质,着眼于促进就业、改善从业人群生活;强调要坚持“用”字引领,让传统工艺产品不仅有用,还要好用;不仅具有现在的功用,还要开发新的功用;要引入设计的力量,改良制作,提高品质,改善功能,拓展用途,适应人们品质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根据上述要求,2016年起,文化和旅游部陆续支持具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集中地区设立了12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其中,故宫博物院驻安徽黄山市徽派传统工艺工作站于2017年1月正式设立。工作站带领当地传承人赴故宫开展研习,深入研究包括文房四宝在内的徽派传统工艺和相关文物,了解工艺历史,恢复优秀技艺,解决工艺难题。在工作站的合作机制下,故宫博物院开设了徽派传统工艺体验馆,展示展销故宫元素突出、以徽派传统工艺制作的高品质文创产品,既丰富了故宫文创资源,又拓展了徽派传统工艺的应用空间,促进了工作站当地文房四宝等知名品牌的培育。此外,文化和旅游部积极开展了传承人对话系列活动,促进非遗传承人、生产企业与设计师、销售商等开展对话交流,促进跨界合作,推动产品设计和功能提升。
同时,文化和旅游部积极在国内外开展文房四宝等传统工艺项目宣传展示活动。文化和旅游部在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等大型节会活动和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义乌文交会等全国性展会上都设有传统工艺专区,并积极开展与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的交流合作,拓展传统工艺产品的推介、展示、销售渠道。同时,文化和旅游部通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重要国家文化展会平台,推动文房四宝等传统工艺走向国际舞台。2017年6月,全球29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同期举办“传承与创新——中国非遗文化周”系列主题活动160项,包括展览、传承人讲座、现场展示、演出和文创产品推介等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61万人次。同期,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了里斯本国际手工艺博览会,展出了30多项传统手工艺,在现场开展了书法体验等互动活动,推动了传统工艺品牌进入欧洲市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在现有工作框架内,加强对易水砚制作技艺等文房四宝相关非遗项目的指导和扶持,进一步扩大传统工艺工作站和传承人对话活动的覆盖面,帮助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同时,进一步加大展示推介力度,提高易水砚等文房四宝产品的社会认识和大众喜爱。
四、提高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为帮助非遗项目的持有者、从业者等传承人群提升传承能力,增强发展后劲,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称研培计划),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为非遗传承提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2015年以来,先后有118所院校参与该项计划,截至2018年8月,举办研培班471期,直接培训传承人2.1万名,总的覆盖人数达到6.6万人次。其中,清华大学、广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院校围绕文房四宝相关非遗项目举办了13期研修、培训活动,涉及端砚、歙砚、易水砚、夹江竹纸、皮纸制作技艺、宣纸、湖笔制作技艺等46项国家级项目,培训学员465人次。参与院校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指导、参观交流、合作创作等,帮助传承人群加深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了对造型艺术和相关材料、技术的把握和运用能力,加强了对现代社会审美和需求变化的了解。一批学员制作出了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文房四宝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同,年轻一代从事相关传统工艺的积极性明显增强。
此外,教育部也积极推动传统工艺人才培养。2017年和2018年,教育部布局了397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其中传统工艺相关专业试点9个,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支持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在职业院校开展技艺传承。同时,教育部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并将中国传统工艺的普及教育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指南》的重要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指导相关省厅加大对文房四宝相关的传统工艺研修研培力度,帮助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提高技艺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一批掌握精湛技艺和设计创作能力的青年传承人。同时,我们也将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门,加强文房四宝等传统工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和非遗进校园等普及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
五、关于文房四宝相关项目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我国共有31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1个项目被列入优秀实践名册,共计39项。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评审数量不断进行调整。目前,教科文组织每年评审的项目总量控制为50项,并综合权重因素,形成我国每两年只有1个项目被评审的客观情况。鉴于申遗是一个专业而且系统的工作,我们将积极支持和指导相关专业机构对文房四宝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研究,对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申遗论证,进一步推动形成广泛共识。
同时,对您提出的搭建文房四宝产业发展平台、产品交易市场等工作,我们将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联系,同时,我们也将在现有工作框架内,积极支持地方设立文房四宝相关非遗保护利用设施,为传统技艺保护传承提供必要的设施保障。
感谢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010-59882040
文化和旅游部
2018年10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