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371号(文化宣传类284号)提案答复的函
- 索引号:
- 357A06-07-2020-33158
- 文号:
- 文旅公共函〔2020〕284号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
- 2020-09-15
- 分类:
-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 主题词:
您提出的《关于补足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民生工程,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部会同有关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着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短板,仍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供需对接不够精准、文化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您提出的意见建议,我部会同教育部、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广电总局等部门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规划先行,明确建设标准。在制定发展规划方面,“十三五”以来,我部积极推动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配合中央宣传部制定《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同时,结合各阶段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形势和重点工作,相继制定出台《“十三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等专项规划,科学部署、合理安排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我部正在积极参与编制国家“十四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公共服务发展规划等重要国家规划,着手编制“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并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进行谋篇布局。在强化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方面,我部积极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目前正在根据发展新形势,积极配合发展改革委编制《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0年版)》,并提供有关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内容。会同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研究出台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标准》《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等标准规范,对设施建设用地、功能定位、建筑用房等指标进行科学规范。
二、关于完善设施,加强体系建设。我部持续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十一五”期间,投入39.48亿元补助全国2.67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乡乡有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中央宣传部等10部委联合印发了《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对激活书屋资源、推动数字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2019年、2020年连续开展了“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活动,依托农家书屋,推出了免费的群众性阅读文化产品,有效提升了农家书屋数字化水平。广电总局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制播能力建设、广播电视无线发射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州所辖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播器材配置,直播卫星户户通和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等重点工程,加快构建农村广播电视现代传播覆盖体系。教育部先后实施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工程项目,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民政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的意见》,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
三、关于增加投入,保障服务运用。我部大力推动乡镇(街道)文化站免费开放。“十三五”期间,共争取中央财政为乡镇(街道)文化站安排免费开放补助资金58.54亿元。深入实施“戏曲进乡村”项目,2018年将每场送戏演出的补助标准提升至5000元,“十三五”期间,共安排16.37亿元支持贫困地区乡镇送戏下乡演出,强化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资金支持。深入实施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十三五”期间,我部共争取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28.11亿元,其中2020年安排补助资金5.62亿元,主要推进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推动更多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向乡村输送。广电总局2020年争取中央财政和中央预算内投资27.23亿元,加大对农村地区广播电视传播覆盖体系建设和运行维护的经费投入力度。
四、关于促进人才引进和培育。我部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引导大量工作者向基层一线流动。2013—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24.7亿元,共向中、西部“三区”县以下文化单位选派文化工作者13.3万余名,为基层培养了1.2万余名文化工作者。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项目,采取公开推荐、评审选拔的方式,遴选出2019年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479名,充分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中的引领示范和骨干带动作用。持续推动文化和旅游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深入实施“春雨工程”等志愿服务项目,引导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人才向西部和农村流动。组织实施全国基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队伍培训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通过示范性培训、巡讲和远程培训等方式,共培训近50万基层骨干。
五、关于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我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支持农村地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开发一批乡村文化旅游产品。2019年,我部联合发展改革委启动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公布了第一批32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0年,制定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方案》,将“乡村文化传承保护、转化发展较好”列为遴选标准之一,示范引领各地乡村旅游和乡村公共文化事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指导各地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乡村旅游发展收益的联结机制,通过实践探索,逐渐提炼出农民直接从事旅游经营获得经营性收入、在乡村旅游经营户中劳动取得工资性收入、出售自家农副土特产获得收入、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得租金、通过投入生产要素参与乡村旅游获取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模式。农业农村部也依托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通过文化创意带动、产业融合发展等方式,积极推进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等农业文化旅游。
六、关于实施文化软实力提升工程。我部通过组织实施“春雨工程”“阳光工程”等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以全国尚未脱贫摘帽的52个贫困县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为重点服务区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招募文化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团队深入基层文明实践所、站,开展面对面、心贴心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央农办等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对有效遏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进行了系统部署和安排。组织开展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推介,向社会公开推介了北京市通州区仇庄村等21个村级优秀典型案例。民政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乡村移风易俗。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0年9月15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 010-5988160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