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151号(文化宣传类005号)提案答复的函
- 索引号:
- 357A09-07-2020-33149
- 文号:
- 文旅产业函〔2020〕257号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
- 2020-09-11
- 分类:
-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 主题词: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中国新时代IP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提案》收悉,经商商务部,现答复如下:
随着时代发展,打造具有鲜明中国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优秀的文化产品既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并在对外文化交流传播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加强内容建设、提升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出台支持政策。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五大支柱之一,并就创新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丰富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推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作出部署。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 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原文化部印发《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换及开发利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优秀作品网络传播,发展品牌授权和形象营销。
二是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将文物资源、数字资源、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影视作品,适应时代所需,让文化资源活起来。以中国经典神话等为素材创作的《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等动漫电影将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现代化表达,赢得了票房和口碑,践行用动漫讲好中国故事。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在山东曲阜、河南开封举办数字文化产业研修班(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方向),组织文化企业及专家学者讲解、分享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开展学员实地现场教学,促进文化企业创作生产优秀传统题材数字文化产品。
三是注重全产业链打造。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授权产业,支持每年在中国国际授权博览会、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和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举办授权主题交流等活动,探索文化产业链与市场需求有机衔接的新途径,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品牌授权提质扩容。促进优质文化形象广泛融入经济社会发展,释放消费市场潜力。“三只松鼠”品牌成功打造了“动漫+电商”模式,以动漫形象代言营销休闲食品,推出同名动漫《三只松鼠》,实现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四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自2014年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举办了4届文化授权交易会,并连续7年组织支持国内文化艺术相关机构和企业以“中国展区”的形式参加美国国际授权博览会和香港国际授权展等重要展会。征集“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对入选项目进行投融资、平台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国际合作。商务部会同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每两年评审认定一批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文化企业服务出口给予支持。华强方特《熊出没》系列动画电影在土耳其、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热映,并通过主题乐园、主题演艺和文化衍生品等形式出口乌克兰和中东地区,创造了中国原创动漫“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奥飞集团的动画片《超级飞侠》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其动漫衍生的系列玩具、幼教、婴童类商品在国际市场热销,荣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三届动漫奖最佳动漫国际市场开拓奖。
五是拓宽融资渠道。文化和旅游部依托部行合作模式,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文化企业特点和文化资产特性创新产品和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开展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融资创新。北京银行、南京银行等先后推出“创意贷”“动漫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常态化、品牌化的精品项目交流对接会、产业专项债券及投资基金融资对接交流会等投融资对接交流活动累计30余场,促进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有效对接。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品牌、讲好中国故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守正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引导扶持,提高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创作,推进创新创意,推出一批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文化胸怀、文化自信的优秀文化产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聚合作用,使优秀作品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广泛深入传播推广。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和开发,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好,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支持各类文化场馆、景区景点、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创作、生产和传播等向云上拓展,发展云演艺、云娱乐、云旅游、云展览等各类新业态。支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新媒体传播推广,创新表现形式,深化文化内涵。
二是建设全产业链。支持依托核心文化内容,打造涵盖动漫、文学、音乐、影视、数字艺术、旅游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文化产品,对相关企业在园区、金融等方面进行支持,通过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影响。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深入实施“互联网+”,推动文化、旅游与科技融合发展。支持开发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于一体的文化和旅游综合体。推出更多研学、寻根、文化遗产等专题旅游线路和项目。引导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旅游演艺、沉浸式体验项目等开发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在内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文化体验和精神感悟。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对文化贸易工作的宏观指导,为文化企业开展对外贸易投资合作营造良好环境,支持各类文化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鼓励优秀文化企业申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与重点项目。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支持中国文化产品的海外推广,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四是加大融资支持。推进产业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在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发挥政府投资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市场运作优势和产业政策导向有机结合。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0年9月11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010-5988250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