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52号(文化宣传类312号)提案答复的函
- 索引号:
- 357A05-07-2020-33137
- 文号:
- 文旅艺函〔2020〕184号
- 发布机构:
- 发布日期:
- 2020-08-29
- 分类:
- 建议提案答复 ; 函
- 主题词: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美术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的提案》收悉。我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扶贫,《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要“大力营造良好氛围,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鼓励文化单位、文艺工作者和其他社会力量为贫困地区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深入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提升贫困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获得感”“推出一批反映扶贫脱贫感人事迹的优秀文艺作品,加大扶贫题材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我部与文物局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文化、文艺扶贫工作,美术作为文化、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组织脱贫攻坚题材美术创作
自2016年起,我部组织实施“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以进一步加强对重大题材特别是现实题材美术创作的引导和扶持,其中设立“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选题,组织艺术家创作了《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春至山乡》《山村的夜晚》《大山的节日》《秀美家园 悠悠乡思》《苗寨祥云》等脱贫攻坚题材美术作品。
在该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我部成立了由50多位国内知名美术家、美术理论家,党史、国史、军史等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创作、评审及验收等工作,确保该项目实施过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同时,我部还组织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鼓励艺术家深入生产生活一线,开展采风写生。一批创作者深入湘西特困苗寨十八洞村等贫困地区,收集素材,体验生活,为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0年我部艺术司联合黄河流域省(区)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组织实施黄河文化主题美术创作,其中设立了脱贫攻坚方面的选题,组织艺术家开展创作。此外,我们还支持中国国家画院推进脱贫攻坚主题创作,组织艺术家赴扶贫工作一线开展采风写生活动、创作美术作品,并将择时举办展览。
二、加强脱贫攻坚题材美术作品展览展示
美术作品的展览展示和宣传推广是开展社会教育、传承美术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近年来,我部注重在国家重大展览项目中加强对脱贫攻坚题材美术作品的展览展示。在我部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书法篆刻作品、摄影作品展览”中,展出了一批脱贫攻坚主题美术作品。在我部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中,关注并以艺术设计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在8个主题展览中设置传统活化、城乡营造两个板块,展示作品的内容包括民宿旅游、精准扶贫、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在我部举办“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中,鼓励各美术馆举办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相关主题的展览。
我部还指导并支持中国美术馆举办“以美扶智——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共展出555件(套)美术作品以及中国美术馆扶持地方文化建设的相关文献资料。此外,还支持中国国家画院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美术作品展览。
在相关展览的举办过程中,鼓励美术馆积极举办线上展览,联合人民网等网络平台,搭建线上展示平台,汇集并集中展示相关展览。同时,鼓励美术馆运用直播、短视频对展览进行宣传推广,进一步扩大展览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通过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美术作品展览以及加强脱贫攻坚题材美术作品的展览展示,以美术作品的形式为脱贫攻坚工作保存了历史记录,也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实现了美术作品“扶志、扶智”“培根铸魂”等功能,为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三、推进美术文化产业扶贫
近年来,我部通过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探索运用传统工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2017年,我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将促进就业增收作为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发挥传统工艺覆盖面广、兼顾农工、适合家庭生产的优势,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精准扶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18年,我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包括14类383个项目,其中传统美术类项目共有176项。您在提案中提出,要“面向全社会艺术家设立专项课题基金”。近年来,我们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国家艺术基金”等扶持资金,对一批传统工艺、美术项目进行了资金扶持。例如,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扶持贫困地区项目67项,扶持资金总额5400万元,其中,美术类项目24项,投入扶持资金1806万元。
您在提案中提出,要发挥“艺术设计”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我部与发展改革委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农村地区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传承发展,创新表现形式,开发一批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我部与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方案》,引导促进“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筑、景观设计”。在我部推动下,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得到了扶持,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
四、加强美术人才培训交流
您在提案中提出,要加强艺术教育方面的工作,我们认为很有价值。近年来,我部积极探索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扩大培训范围,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部联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截至2019年,全国各所参与院校共计举办各类研修、研习、培训758期,培训传承人约3.1万人次。
根据中央组织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我部与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边远贫困地区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对“三区”文化人才支持工作。自2013年起,每年选派1.9万名优秀文化工作者到“三区”工作或提供服务,每年为“三区”培养1500名急需紧缺的文化工作者,2013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经费24.6亿元。
近年来,我部还组织实施“全国美术馆画院专业建设提升计划”,举办全国美术馆专业人员培训、全国画院专业创作人才培训及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培训,在培训工作中,我们积极关注并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美术机构的专业人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文化扶贫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工作举措,推动美术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加强脱贫攻坚题材美术创作,推出一批反映脱贫攻坚工作的优秀美术作品,在创作组织实施过程中,支持艺术家深入脱贫攻坚一线,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二是加强脱贫攻坚题材美术作品的展览展示,在我部举办的国家级展览中,将相关题材美术作品纳入其中,同时,在我部组织实施的相关活动中,鼓励美术馆举办脱贫攻坚主题展览,加强相关作品展览展示,加强相关展览和作品的宣传推介工作,为脱贫攻坚凝聚共识和力量。三是加大美术文化产业扶贫力度,培育设计、传统工艺等特色产业,推动贫困地区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就业增收。四是加强贫困地区美术人才培养工作,为贫困地区美术事业繁荣发展打牢人才基础。
感谢您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文化和旅游部
2020年8月29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010-59881764)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