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 “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费投入情况分析
- 索引号:
- 357A04-04-2011-48812
- 文号:
- 发布机构:
- 财务司
- 发布日期:
- 2011-01-05
- 分类:
- 统计信息 ; 其他
- 主题词:
- 文化 统计
文化事业费集中体现了各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是反映文化事业发展的核心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事业费(指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收到的本级财政拨款(或财政补贴),不含基本建设的财政拨款,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也不包括文物经费),持续快速增长,文化事业费投入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优化,但文化事业费总量仍然严重不足,制约了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文化事业的投入势在必行。
一、全国文化事业费快速增长
“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文化投入,全国文化事业费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一)“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费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费逐年增加,增长速度保持在18%以上的较高水平。2009年,全国文化事业费292.32亿元,比上年增加44.28亿元,增长17.9%,增幅比上年回落6.8个百分点,但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表1:“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费总量和增长速度
年 份 |
文化事业费(亿元) |
增长速度(%) |
2006年 |
158.03 |
18.1 |
2007年 |
198.96 |
25.9 |
2008年 |
248.04 |
24.7 |
2009年 |
292.32 |
17.9 |
(二)“十一五”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费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十一五”前四年,全国文化事业费897.35亿元,年均增长21.6%,增幅高于“十五”时期5.4个百分点,高于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七五”时期10.8个百分点。“十一五”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费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
图1:改革开放以来各时期文化事业费增长情况
(三)人均文化事业费快速提高。伴随着文化事业费总量的不断增加,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快速提高,2009年为21.90元,比上年增加3.13元,同比增长16.7%。2009年全国人均文化事业费约是2005年的2倍,2000年的4倍,1995年的8倍。人均文化事业费基本上呈现5年翻一番的趋势。
各地人均文化事业费差别很大。2009年人均文化事业费最高的地区为上海市,达93.51元,最低的为河北省,仅为9.60元,两者相差近10倍。
人均文化事业费较高的省份多为东部和西部地区。如2009年人均文化事业费超过30元的省份有8个。分别是:上海(93.51元)、北京(79.24元)、天津(48.38元)、青海(45.88元)、西藏(44.69元)、浙江(40.68元)、宁夏(39.44元)和内蒙古(37.50元)。东部地区人均文化事业费较高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经济水平较高,财力相对比较雄厚;部分西部地区人均文化事业费用较高主要是由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较多。
二、文化事业费投入结构有所优化
(一)文化事业费逐步向基层倾斜。“十一五”以来,针对基层文化建设比较薄弱的现象,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文化投入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方针,不断加大基层文化投入,保障文化民生,基层文化事业费比重逐年提高。
“十一五”前四年,农村文化事业费(农村文化事业费是指各级财政对县以县以下剧团、图书馆、文化馆以及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等文化机构的经费投入总和)年均增长24.6%,增幅高于城市文化事业费4.2个百分点,2009年,农村文化事业费占29.4%,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
表2:“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费分农村和城市投入情况
|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十一五”前四年 |
总量 (亿元) |
全国 |
158.03 |
198.96 |
248.04 |
292.32 |
897.35 |
#农村投入 |
44.60 |
56.13 |
66.59 |
86.03 |
253.35 | |
城市投入 |
113.43 |
142.83 |
181.45 |
206.29 |
644.00 | |
增长速度 (%) |
全国 |
18.1 |
25.9 |
24.7 |
17.9 |
21.6 |
#农村投入 |
24.9 |
25.9 |
18.6 |
29.2 |
24.6 | |
城市投入 |
15.6 |
25.9 |
27.0 |
13.7 |
20.4 | |
比重 (%) |
全国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农村投入 |
28.2 |
28.2 |
26.8 |
29.4 |
28.2 | |
城市投入 |
71.8 |
71.8 |
73.2 |
70.6 |
71.8 |
(二)文化事业费逐步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环境以及文化发展理念等因素影响,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尤其是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十一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西部欠发达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按照西部大开发总体要求,文化事业费投入资金持续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确保西部地区文化事业发展。
“十一五”前四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25.7%,增幅高于中东部地区5.3个百分点。2009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占24%,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表3:“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费分区域投入情况
|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十一五”前四年 |
总量 (亿元) |
全国 |
158.03 |
198.96 |
248.04 |
292.32 |
897.35 |
#西部地区 |
34.30 |
42.70 |
58.76 |
70.15 |
205.91 | |
中东部地区 |
123.73 |
156.26 |
189.28 |
222.17 |
691.44 | |
增长速度 (%) |
全国 |
18.1 |
25.9 |
24.7 |
17.9 |
21.6 |
#西部地区 |
22.1 |
24.5 |
37.6 |
19.4 |
25.7 | |
中东部地区 |
17.0 |
26.3 |
21.1 |
17.4 |
20.4 | |
比重 (%) |
全国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西部地区 |
21.7 |
21.5 |
23.7 |
24.0 |
22.9 | |
中东部地区 |
78.3 |
78.5 |
76.3 |
76.0 |
77.1 |
(三)文化事业费逐步向群众文化倾斜。文化事业费按行业投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群众文化机构和其他单位。“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视,对群众文化机构的投入明显加大。
“十一五”前四年,群众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25%,增幅高于全部文化事业费3.4个百分点。群众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的比重由2005年的20.8%提高到2009年的23.3%,四年内提高了2.5个百分点。
表4:“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费分行业投入情况
|
年份 |
总计 |
艺术表演团体 |
图书馆 |
群众文化 机构 |
其他 |
总量 (亿元) |
2005年 |
133.82 |
35.90 |
27.78 |
27.90 |
42.24 |
2006年 |
158.03 |
39.08 |
31.95 |
32.28 |
52.96 | |
2007年 |
198.96 |
49.74 |
39.54 |
43.23 |
66.45 | |
2008年 |
248.04 |
58.20 |
47.76 |
52.88 |
89.20 | |
2009年 |
292.32 |
63.62 |
55.08 |
68.12 |
105.50 | |
增长速度(%) |
2006年 |
18.1 |
8.9 |
15.0 |
15.7 |
29.5 |
2007年 |
25.9 |
27.3 |
23.8 |
33.9 |
21.4 | |
2008年 |
24.7 |
17.0 |
20.8 |
22.3 |
34.2 | |
2009年 |
17.9 |
9.3 |
15.3 |
28.8 |
18.3 | |
比重 (%) |
2005年 |
100.0 |
26.8 |
20.8 |
20.8 |
31.6 |
2006年 |
100.0 |
24.7 |
20.2 |
20.4 |
34.6 | |
2007年 |
100.0 |
25.0 |
19.9 |
21.7 |
33.4 | |
2008年 |
100.0 |
23.5 |
19.3 |
21.3 |
36.0 | |
2009年 |
100.0 |
21.8 |
18.8 |
23.3 |
36.1 |
三、文化事业费依然明显偏低
尽管“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得到了高度重视,文化事业费实现了快速增长,文化事业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也遏制了“九五”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从总体上看,文化事业费依然明显偏低,文化的发展仍然严重落后。
(一)与历史其他时期相比,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明显偏低。“十一五”以来,尽管文化事业费总量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但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基本维持在0.39%和0.41%之间。2009年,全国文化事业费292.3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0.39%,比上年回落了0.01个百分点。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看,“十一五”以来是我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较低的一个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呈现逐步上升后大幅回落的趋势。“八五”时期是一个高点,达到0.50%,“九五”时期大幅回落到0.45%,“十五”时期又进一步大幅回落到0.39%,“十一五”前四年,全国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前四年文化事业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0.39%,和“十五”时期持平。
图2:改革开放以来各时期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二)与其他社会事业相比,文化事业费增长速度明显偏低。“十一五”前四年,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21.6%,增幅不仅低于财政总支出增长速度,更明显低于科技、卫生和教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
从历史数据看,“九五”时期和“十五”时期,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速度和其他社会事业相差均不大。“十一五”以来,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速度明显落后其他社会事业费,文化与其他社会事业的差距被迅速拉大。
图3:近几个时期文化事业费与其他社会事业费增长速度比较(%)
(三)与潜在需求相比,文化事业费总量明显不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维护自身文化权益的意识逐渐增强,文化消费潜力巨大。相比之下,由于缺乏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文化机构经费严重不足,现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如2009年全国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44册,远远低于国际图书联合会人均1.5—2.5册的标准。全国有726个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全国图书馆总数(2850个)的25%。各级剧团农村演出场次74.1万场,平均每村每年看不到半场戏。
文化事业费明显不足,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同,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底子薄、欠帐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基层地方党委政府仍然没有真正树立科学发展意识和正确的政绩观,对文化建设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不够,缺乏文化自觉。文化事业费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严重影响了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加大文化的投入力度。
四、加大文化投入势在必行
(一)加大文化投入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民生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但目前我国文化的供给能力还严重不足。“十二五”期间,国家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文化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民生,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非常必要。
(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加大文化事业投入的强大政治保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文化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进行充分的论述,并将文化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具体任务;各地党政领导也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等要求。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精神动力,也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三)国家财政供给能力比较充足为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奠定了坚实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硬实力,为文化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6万亿,提升到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超过4000美元,财政收入有望达到8万亿。“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发展水平,国家财力将会更加雄厚。国家财力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五、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的政策建议
加大文化投入,一是要尽快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和保障机制,要根据文化设施运营和业务活动开展的实际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活动经费等,测算出需求,建立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营的经费保障机制,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予以全额保障;二是要转变政府投入方式,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和以奖代补等方式,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科学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硬任务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四是要加快制度建设。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努力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法制轨道,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要采取多种措施,力争“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费有较大幅度增长。可参照“十一五”期间科技62.4%、卫生39.3%、教育27.1%的财政投入年均增幅,考虑文化投入基数小的现实状况,在未来5年财政支出中,文化投入的年均增幅达到40%,力争到2015年,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翻一番,提高到1%左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