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场管理
题: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对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号:
357C01-16-2008-50210
号:
文市发〔2008〕10号
发布机构:
文化部
发布日期:
2008-04-21
类:
市场管理 ;  通知
词:

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对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21日

文市发〔2008〕10号

字体:[]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北京、上海、重庆、宁夏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地文化行政部门的努力,文化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总体稳定,但是安全生产事故还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8]15号)精神,深入落实2008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全面排查各类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的安全事故隐患,完善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实现到2010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范围、内容和方式
  (一)排查治理范围:各类文化场所、文化活动等。主要包括:
  1.图书馆、博物馆、美术(艺术)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2.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包括演出场所、歌舞娱乐场所、电影院、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网吧等;
  3.音像制品批发市场、音像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单位、画廊画店;
  4.文艺表演等各类文化活动;
  5.近年来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单位。
  (二)排查治理内容:全面排查治理各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包括: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及落实情况;
  3.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4.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大型公共文化场所、大型文化活动以及文化场所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5.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6.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
  7.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三)排查治理方式: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五个结合”:
  1.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严格实施行政许可相结合。严格按照《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严格禁止在居民楼、博物馆、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物内、居民住宅区和学校、医院、机关周围、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建筑物地下一层以下及与危险化学品仓库毗连的区域设立娱乐场所。严格娱乐场所审批程序,对消防安全条件未获得公安消防部门审查通过的场所,不得颁发《娱乐经营许可证》,对国发[2006]15号文件印发之前已经颁发娱乐经营许可证的场所,应当要求其提供消防安全合格文件,没有消防安全合格文件的,应当撤销原颁发的《娱乐经营许可证》。网吧变更营业场所地址或对营业场所改建、扩建时,应当到公安机关重新办理消防安全审核,文化行政部门要在认真核验公安机关出具的批准文件后方予办理变更《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手续。对违反规定办理行政许可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2.坚持与打击各类无证经营、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相结合。各类无证经营、违法违规经营场所和活动往往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也是文化领域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要坚决依法打击各类无证和违法违规经营单位及活动。对在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存在安全隐患的无照经营的网吧,要及时书面提请工商、公安部门处理。
  3.坚持与日常巡查和专项治理相结合,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在文化行政执法的日常检查和专项治理中,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作为重要检查内容,一并部署,一并落实。
  4.坚持与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相结合。加强对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安全责任意识,熟练掌握安全生产和消防的基本技能。
  5.坚持与加强应急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严防发生安全事故。
  三、重点时段
  第一时段(4月至9月):围绕北京“奥运会”安全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这一阶段要重点做好大型文艺表演活动的现场监管、网吧的场内巡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演出活动安全工作机制,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演出活动,特别是大型演出的应急预案和现场监管,确保措施到位,责任到人;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演出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制度,努力把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农村庙会、物资交流会、集市贸易中的演出活动往往是文化市场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特别是县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改进工作方式,建立和完善与公安、工商等部门的分工协作机制,努力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时段(10月至12月):重点加强节庆期间文化市场安全检查工作。
  冬季既是文化娱乐场所的消费旺季,又是火灾等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每年年底往往在文化娱乐场所发生安全事故。这一阶段要认真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加强歌舞娱乐场所、电影院、网吧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的消防等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不留死角、消除隐患,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文化行政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有关安全监管部门,建立和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精心组织,责任到人,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要督促落实各类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动的主办单位的主体责任,落实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督促其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资金和责任,制定隐患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并及时报告。
  (二)突出重点,切实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要提前部署重点时段的重点排查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务必做好大型文化活动、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和服务场所等人员密集区的重点监管工作。
  (三)强化监督检查,整治安全隐患。要主动协调、积极配合安全监管部门,组织联合督查行动,规范监督检查的方法和程序,采取巡检、抽检、互检等方式,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加强督促指导,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督促指导、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要在今年内对责任范围的文化场所进行2次以上的安全生产检查,并制作现场检查记录;对大中型文化活动要有现场监管,并制作现场监管记录。
  (四)标本兼治,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以隐患治理为契机,不断加强和规范安全管理与监督。要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分级管理和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制度,实现隐患巡查、登记、整改、销号的档案式全过程管理。要全面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治本之策,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特此通知。                                                                                                                                文 化 部                                                                                               二○○八年四月二十一日


附件: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